sort 栏目分类

联系我们

企业名称:中国小儿推拿网企业总部

联系人:中国小儿推拿网

电话:13460723332

手机:13460723332

邮箱:

QQ:

地址:中国-河南-开封


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推拿宝典

推拿防治小儿感冒的文献研究

发布日期: 2018-09-27 作者: admin 点击: 186

推拿防治小儿感冒的文献研究

中国小儿推拿网 2018-09-04 10:23:23

作者廖品东

文章摘自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的博客

推拿防治小儿感冒的文献研究


[摘要]

考查了历代主要小儿推拿著作中与感冒相关的病症的推拿防治方法,查阅了近年来人们运用推拿防治该病证的文献资料。通过古今之间其运用的穴位和手法的比较,以期为今天运用推拿防治小儿感冒提供思路与参考。


感冒指感受外邪而致,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以及咳嗽、流涕、喷嚏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时行疾病。

感冒病名首见于宋•杨仁斋《仁斋直指方•小儿附遗方论》中,谓:“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幼科释迷•感冒》对“感”和“冒”的解释,即“感者触也,冒者罩乎”则深刻地阐释了感冒之外感属性的本质。

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寒温,抗病力弱,较之成人更易罹患感冒。所以,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小儿感冒始终是医家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

我们在查阅历代推拿著述有关小儿感冒的推拿防治和今人运用推拿对小儿感冒治疗的临床报导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古今用穴及手法之变迁,从而探讨小儿推拿防治感冒的发展之路,以期为今天防治小儿感冒提供重要的思路和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来源:

1.1.1古代文献:根据卢亚丽等“现存中医按摩与推拿文献初考(《中华医史杂志》1990;20(2):119-124)及《中国推拿》(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等关于小儿推拿著述介绍,从明·徐用宣撰第一篇小儿推拿专论《秘传看惊掐筋口授心法论》(1574年),以及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明·四明陈氏的《保婴神术按摩经》(早于1601年)至民国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主要的小儿推拿著作约40余本。除去重复抄袭与拼凑,约计16部。我们重点查阅了我们学校可见,或已经整理出版的著作9部,它们是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周于蕃的《小儿推拿秘诀》、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钱怀忳的《小儿推拿直录》、夏鼎的《幼科铁镜》、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和陈复正的《幼幼集成》等。

1.1.2现代文献: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及手工方法,我们查阅了从1996—2006十年间有关小儿推拿防治感冒的临床报导,其文章主要来自《按摩与导引》、《中国推拿杂志》(已停刊)、《中华推拿疗法杂志》、《新中医》、《山东中医杂志》、《浙江预防医学》、《家庭医学》、《双足与保健》、《中医函授通讯》、《长春中医学院学报》、《四川中医》等,相关文章共40余篇。

1.2感冒的界定:古代文献中,凡治疗与恶寒、发热、风邪、外感、伤寒、咳嗽、喘息、流涕、鼻塞、头痛等病证,或采用汗法、疏表法、宣散(肺)法等,俱认为是与感冒的治疗相关的内容。现代文献则主要为有关感冒、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部分五官科病症的治疗文献。

2.结果:

2.1古代推拿防治小儿感冒特点:

2.1.1用穴规律:其运用过的穴位与部位有:顶上(百会)、三关、大肠、心经、肾水、八卦、总筋、天河水、斗肘、六腑、阴阳(阳池与阴池)、胸、肺经、脾土、曲池、内劳宫、外劳宫、肩井、五指尖、虎口(合谷)、四横纹、太阳、五指节、五指节根、二人上马、二扇门、五经、肺俞、精宁、板门、天门、坎宫、大椎至龟尾、五心、头面、项背等共计37个。其中,按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排序,则运用较多的穴位依次为:三关、八卦、六腑、阴阳、肺经、天河水、脾土、曲池、五指节、心经、肾水和斗肘。

2.1.2手法特点:单式手法为摩法、推法(包括分法)、掐法、运法、捣法和揉法。复式手法有赤凤摇头、双凤展翅、打马过天河、水中捞明月、飞经走气、按弦搓摩(胁肋)、天门入虎口。

2.2现代推拿防治小儿感冒特点:

2.2.1用穴规律:其运用过的穴位及部位有:大肠、肝经、肺经、八卦、肾经、四横纹、天柱骨、六腑、天突、膻中、脊、肩胛骨、肺俞、丰隆、小横纹、脾经、足三里、腹、涌泉、脾俞、肾俞、天门、坎宫、太阳、耳背高骨、风池、三关、二扇门、脐、七节骨、天河水、内劳宫、总筋、板门、心经、龟尾、一窝风、胃经、二人上马、小天心、百会、足心、手指螺纹面、拇指指腹两前面正中、外劳宫、大椎、全足、攒竹、合谷、阳池、少商、肩井。共计54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穴位和部位依次为:肺经、太阳、天门、天柱骨、六腑、膻中、耳背高骨、八卦、三关、肺俞、脊、肾经。

2.2.2手法特点:单式手法有推法、运法、掐法、揉法、捏法、摩法、拿法、点法;复式手法只有按弦搓摩和黄蜂入洞二法。

2.3古今均运用过的穴位为:顶上、三关、大肠、心经、肾水、八卦、总筋、天河水、六腑、阴阳、肺经、脾土、内劳宫、外劳宫、肩井、虎口、四横纹、太阳、二人上马、二扇门、五经、肺俞、板门、天门、坎宫、胁肋。共计26个。

3.讨论

3.1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小儿推拿:从古今均运用(重复)的26个穴位来看,其选穴思路可归纳为(1)根据“纯阳之体”选穴。“纯阳之体”是传统中医对于小儿生理特点的高度概括。既为纯阳,一旦外感就易于化热,因而在治疗上,未传先防,其六腑、阴阳、天河水、内劳宫、肩井、合谷等穴均具清凉之性,长于清热。(2)根据“脾肾多不足,心肝常有余”选穴。这也是小儿重要的脏腑生理特性。为此,选用三关、肺经、脾土、肾水、二人上马、足心等调补不足之脾肾(肺),而以心经、胁肋、四横纹等清泻有余之心肝。并以五经穴调和五脏。(3)紧守病机选穴。感冒为风邪外束,肺卫失宣。治宜疏风解表与宣肺。方中百会、天门、坎宫、太阳、合谷、肺俞、总筋、二扇门和外劳宫等均具发散之性,乃解表要穴。(4)化食与化痰:小儿感冒之不同于成人在于易夹食夹痰。故化食与化痰在防治小儿感冒中尤为重要。方中内八卦、板门、大肠等穴实因此而设。以上四点充分说明不论古今,小儿推拿防治感冒,始终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它们是中医对小儿生理、对感冒的病机,以及对特定穴位认识的综合体现。

3.2古时小儿推拿防治感冒的特点:(1)重视防治惊风:除头面、项背、胸和五心为大的部位外,古时运用的曲池、大椎、五指节、五指节根、五指尖、斗肘和精宁,从文献来看均长于清热、宁心与镇惊。我们知道,小儿感冒常易热化而成惊风。而感冒防治较易,危害相对较少,可惊风一旦发生,则多危岌生命。故古人在感冒之初即投以清热、宁心与镇惊之法(穴),将有利于预防惊风的发生。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又一体现。(2)常用穴位多分布于肘以下:从结果中可知,古时最常用的12个穴位,几乎全部分布于两肘之下,正应验了“小儿百脉皆汇于两掌”之说。这可能与小儿不太合作(推拿头面、脘腹与腰臀,小儿多有哭闹)和古人追求操作时的方便有关。(3)以特定穴为主:古时所运用的37个穴位中,只有内劳宫、曲池、肩井等少数穴位属于传统俞穴,其余穴位几乎为小儿推拿所独有。这应该是小儿推拿对俞穴学的贡献。

3.3现代推拿防治小儿感冒的特点:(1)数量增多:古代用穴37个,现代54个,数量上有发展。(2)广泛运用传统俞穴(穴位的成人化):在现代所运用的54个穴位中,计有天突、膻中、肺俞、丰隆、足三里、涌泉、脾俞、肾俞、太阳、风池、内劳宫、龟尾、百会、外劳宫、大椎、攒竹、合谷、阳池、少商和肩井等20个穴位属于成人针推的常用穴,已占到穴位总数的37%(20/54)。(3)操作部位更加广泛:与古时小儿推拿多取肘以下穴位不同,现代运用的54个穴位中,头面6个、颈肩3个、胸腹4个、腰背7个、下肢5个。非上肢穴位已达到了25个之多,占总数的46.3%。(4)明显的继承性:古时运用的37个穴位中,当今仍在运用的有26个,约占70.3%(26/37)。提示当今防治小儿感冒的穴位是在古时穴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今之间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3.4古今推拿手法的变迁:当代小儿推拿防治感冒的单式手法,已从古时的6法增加至8法,数量上有发展。但复式操作手法却由古时的7式减至2式,有明显的流失倾向。此外,从当代文献还可以看出,今天的小儿推拿,更加注重辨证论治,更加强调手法的套路。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小儿推拿防治感冒,不论在穴位还是手法上,都较好地继承了古时小儿推拿的合理内涵,并在数量与质量上有所发展。但其用穴的成人化和复式操作手法的流失,又不能不让人感到隐忧。如何保持小儿推拿的特色,这是今后发展小儿推拿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问题。


来源:本站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和您对接处理。把这个内容加到文章底部。查到了很麻烦的。相关标签: 中国小儿推拿网,小儿推拿培训,开封贝乐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小儿推拿培训 开封小吃培训 郑州汽修学校